“Bill的故事告诉我们, 像Bill一样的残障人士需要进入社会,而社会也需要Bill一样的残障人士。”—— 1988年奥斯卡最佳编剧Barry Morrow.
引子:
1988年,由好莱坞当红影星达斯汀·霍夫曼(Dustin Hoffman)和偶像小生汤姆·克鲁斯(Tom Cruise)联袂主演的自闭症题材电影《雨人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,荣获4项Oscar金像奖。《雨人》对于推动世人对自闭症的认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
电影中,汤姆·克鲁斯饰演的弟弟,查理,一直自认为被父亲抛弃而亲情观念冷淡。父亲去世后,他试图争取到达斯汀·霍夫曼饰演的哥哥,“雨人”的监护权,从而 侵吞父亲留给哥哥的300万遗产。 他未经允许,私自将“雨人”带离收容院,前往加州洛杉矶。
然而,“雨人”是位有自闭症的成年人,虽然他有惊人的数学运算能力,但是也有典型的自闭症特质。他拒绝乘坐飞机,查理只好带着“雨人”,开车前往洛杉矶。这个充满磨擦争执和别拗的旅程,使兄弟俩逐渐萌生出骨肉之情。一次浴室的故事,还让查理认识到,小时候,父亲与哥哥对他是何等的关爱与保护。父亲并没有抛弃他,甚至因为误认为“雨人”会伤害到弟弟,而将雨人送入收容院。
电影的最后,骨肉之情让弟弟真正去争取成为哥哥的合法监护人,照顾哥哥的后半生。但是,这个骨肉之情的升华并没有让查理赢得“雨人”的监护权,兄弟俩只好依依不舍地各奔东西——哥哥回到辛辛那提的托养中心,而弟弟回到洛杉矶追求他的梦想。
《雨人》的巨大成功也让Barry Morrow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编剧。如果说电影的最后,弟弟对哥哥的尊重与接纳,让人感动的话,Barry自己对智障人士Bill的情谊称得上惊天动地。
明尼苏达那寒冷的冬天
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冬夜,透骨的寒冷。
午夜临近,23岁的大学生Barry,结束了乐队的兼职演出后,驱车前往一个乡村俱乐部,停好车,等待做调酒员的新婚妻子,Beverly从俱乐部下班。车正对着酒吧楼上厨房的窗户。有一天,窗户里有一个人对着Barry微笑并挥手致意,Barry也就随便地挥了挥手,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第二天这个时候,窗户里的人再次冲着Barry微笑,挥手,第三天依然如此,第四天也没有错过。一个星期,两个星期,几个月过去了,窗户里的那个微笑的挥手就这么一天天地重复下来。Barry终于忍不住,想知道窗户里到底是谁。
“那是厨房的清理工Bill,是个智障人士,也是我见过的最乐观和最友好的人。”Beverly告诉Barry。
Bill,1913年出生于一个俄罗斯移民的犹太裔家庭。那个时候,对于残障人士来说,真正比明尼苏达的冬天还要寒冷。那是优生学(Eugenesis)在美国世界盛行的年代。美国的精英们认为,残障人士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,是社会的沉重负担。所有的残障人士,都被从父母家庭中带走,且美其名曰“让政府来关照这些他们”,送入所谓的“州立医院”进行治疗和教育——其实就是与世隔绝的残障人士收容所。在这些医院里,上千名残障人士乱哄哄地住在一起,工作人员却往往只有几个。残障人士得不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照顾,得不到教育,而且很多人最后都消失在这种医院里,不知所终。臭名昭著的纽约 Willowbrook 州立医院,甚至被美国前总检察长,Robert Kennedy称为“毒蛇之坑”。第一位被诊断有自闭症的Donald Triplett也曾一度被送进这种收容所。只是他那富裕的父母最后还是将他接了出来,成为Kanner教授诊断的第一位有自闭症的儿童。
Bill的父亲英年早逝,妈妈独自抚养孩子们,举步维艰。
7岁的时候,Bill在学校成绩泛善可陈。校长认为Bill有智力障碍,州政府当局认为“弱智”的Bill会成为社区的负担,必须送去“州立医院。”尽管Bill的妈妈一再坚持,希望Bill能留在公立学校,依然无法改变Bill被送去明尼苏达Faribault州立医院的命运。
Bill这一去,就是44年。
在那个残障人士和残障人士家庭被歧视的年代,由于担心女儿们的前途被“弱智”的儿子所影响,Bill母亲改嫁,带着女儿们远走加拿大。
从此,Bill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孤儿。
尽管Bill表达不清楚,但是,在后来的日子里,Bill都避免谈论这段岁月,而必须说的时候,他都非常认真地将该医院称作“That Hellhole(那个地狱深渊)”。
在那个地狱的深渊,教育和照顾是没有的。更多的是非人的待遇。Bill腿上有溃疡,牙齿也一个个烂掉,却没有任何医治。有一个晚上,Bill负责照顾的一个小朋友发生癫痫,于是去叫醒护工。醉醺醺的被打搅的护工暴怒之下,抓住Bill的长头发,把他摔下台阶,却没有松开手里的头发,头皮也被抓了下来。从此,Bill总是带着假发。
就这样,Bill在那里过了44年。
友谊,地久却不天长
时间到了1960年代,优生学被摈弃了,美国民权运动也在发展。收容院里残障人士的生存条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,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势在必行。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也被从医院里拯救出来,成为社会的一部分。
Bill就是在这个时候,被认为有劳动能力的。从Faribault州立医院出来后,Bill成为明尼苏达州政府的“关照”对象,干过各种工作,最后在社工的支持下,找到了这份厨房的清理工作。
那年的圣诞节,Beverly工作的乡村俱乐部举行员工答谢宴会,Barry也应邀参加。在欢乐气氛中,Barry第一次遇见了Bill。作为半个文艺青年,Barry发现Bill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。尽管Bill经常词不达意,艰于表达,却不妨碍他们一个晚上相谈甚欢,成为朋友。
Barry甚至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留,让Bill有事随时打电话。
果然,转天早晨5:00, Barry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。是Bill委托房东打的电话, 他的牙膏没有了。Barry答应马上开车过来。起床,把家门口和车上的雪打扫干净,Barry小心翼翼地开车去接Bill买牙膏。2个小时后,Barry终于到了Bill的住处,却见Bill坐在台阶上,身上盖了一层厚厚的雪。原来,Bill挂上电话,就迫不及待滴出来等Barry了。
这个大雪纷飞的早晨,见证着Barry和Bill友谊的开端。
从此,有事没事,Barry就带着Bill到处兜风,还带着Bill参加自己的社交活动,参与乐队演出。尽管Bill年过50,行事往往不合常理,但是,这个不合常理,在美国流行嬉皮士的年代,却一点也不违和。Barry的乐队演奏时,Bill还会跳上一支舞,被称为“狂野的Bill(Wild Bill)”。而且,Bill的乐观和善良,也感染着大家。后来的日子,Barry回忆说,“我那时候其实不是出于同情或者怜悯才和Bill交朋友的,而是我从他那里学会了善良与乐观,同时,他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人。如果他不是那么有趣的一个人,我应该不会和他成为朋友。”
跟着Barry的一起参与社会生活,让Bill更加自信,更加的乐观。而Barry的妻子,Beverly,同样也成了Bill的朋友。
他们如此亲近。Barry的儿子Clay出生时,Bill自然就成了Clay的“Bill爷爷”。每个周末,Bill爷爷都会和Clay的四个祖父母一起,在Barry家里集会。
60岁的Bill,终于有了一个能够接纳他的家庭。
然而,孩子的出生,要求Barry必须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工作。一番努力,Barry在爱荷华大学社工学院找了一份工作。1974年,Barry一家离开明尼苏达,搬到爱荷华。
Bill是明尼苏达州政府的“关照对象”,法律上不能离开明尼苏达,不能跟随Barry一家到外州去。
友谊,地久,却真的不能天长…….
20岁的你,怎么能成为60岁的他的监护人
1974年,明尼苏达的冬天,依旧寒冷。
Barry搬到爱荷华已经几个月了。有一天,突然接到明尼苏达一个社工的电话,说Bill腿上的溃疡已经非常严重,希望Barry能去帮忙说服Bill接受治疗。原来,Bill被发现晕倒在通往爱荷华的高速公路旁,腿上的溃疡几乎要了他的命。
Barry开车一路狂奔,赶往明尼苏达。虽然Bill的腿伤得到了控制,但是,这个事件说明Bill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,必须回到残障人士收容所,这是Bill和Barry都不愿意看到的。Barry于是决定,Bill不能独自留在明尼苏达,必须带到爱荷华,继续他们的友谊。爱荷华大学社工学院的院长,Barry的老师,Thomas Walz教授,甚至给Bill安排了“特殊社工咨询师”的职位,这样,Bill就在爱荷华大学有了自己的身份。
然而,Bill是明尼苏达州政府的“关照”对象,Barry没有经过他们的允许,擅自作主将Bill带离明尼苏达,涉嫌“绑架”Bill,将面临严重的惩罚。
而唯一的解决方案是,26岁的Barry成为61岁的Bill的合法监护人。这需要参加明尼苏达的听证会,说服委员会同意才行。
Barry精心地打扮,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稳重,更加有爱心。同时不断地准备自己的演讲词,以期说服听证委员会。而让Barry担心的是,如果Bill情绪爆发,或者乱说一气,可能会影响整个听证的过程,让一切努力毁于一旦。因而,Barry不断地告诫Bill, 在听证会上,一定要安静,不要随便插嘴,让他一个人发言,让他一个人回答各种质询。
一切准备就绪,Barry带着Bill回到明尼苏达,参加听证会,决定Bill的未来。
听证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麻烦。这些决定Bill未来的委员们根本不听Barry解释,相反,各种刁钻的法律问题,让Barry一头雾水。而更尖锐的问题是,“你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,为什么愿意成为60岁,智力障碍,体弱多病的Bill的合法监护人?”
言外之意,Barry有什么企图,到底有什么企图?
是啊,为什么,为什么,为什么呢? Barry泪流满面,他崩溃了,他绝望了。他已经看见了Bill返回收容所的凄惨而挣扎的未来。
突然间,Bill站了起来,大声宣布,“我们祷告吧”。在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时候,Bill开始了他的祷告。
“上帝啊,仁慈的上帝,感谢你将我的伙伴,Barry先生带给我——他对我真的是太好了。我有一个奇怪的名字——圆嘟嘟,我现在生活很美好。我可不希望在回到那个地狱的深渊去了——上帝啊,这点你肯定知道的。阿门。”
沉默,沉默,连空气都窒息了。
“Barry先生,我们签字吧,你成为了Bill的合法监护人。”听证委员会当即宣布。
自强不息的典范
就这样,26岁的Barry成为了61岁Bill 的合法监护人,来到了爱荷华,成为Barry家庭的一员。同时,Bill与孩子们(Barry的儿子Clay和女儿Zoey)一起,接受Beverly给他们的启蒙教育。虽然三人每天一字排开,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,Bill依然是Clay和Zoey的“Bill爷爷”。Bill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他第一次有了家庭,有了自己的监护人。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,圣诞节的时候,他是爱荷华大学所在地,爱荷华市最受欢迎的圣诞老人。他和社区所有的人交朋友。他的乐观和友善,让他成为了爱荷华市的明星。
在Barry和Walz教授的帮助下,Bill开始在爱荷华大学社工学院工作。负责打扫教学楼的卫生。可是,有一天,有教授发现,早晨上班时,看见Bill独自地在擦玻璃,临下班的时候,Bill还在擦同一块玻璃,而那块玻璃依然是脏兮兮的——打扫卫生显然不是他的强项。学院的教授们开动脑筋,一致认为让Bill去帮煮咖啡是个很不错的主意。这不仅仅节约了老师学生的时间,还让Bill有事可做,给了他接触更多人的机会。他的乐观和友好也能感染大家。经过努力,Barry教会了Bill使用咖啡机。
从此,Bill开始给大家煮咖啡,每杯25美分。最后,Walz院长将学院的咖啡厅交给Bill去管理, 取名为“狂野Bill咖啡屋(Wild Bill’s Coffeeshop)”。
Bill热爱自己的新工作,全身心投入到咖啡屋的经营中。他的咖啡价钱很长一段时间都令人啼笑皆非,有时候,一杯咖啡只要25美分,有时候却又收老师或者学生们250美元。尽管如此,Bill的咖啡厅神奇地生存下来了,今天依然在爱荷华大学。在Walz教授的推动下,咖啡厅也成为当地残障人士工作和实习的基地,正常招收10-12名残障人士。
Bill从一个与世隔绝的收容所,到成为社会一员的故事也感动了大家。1977年,Bill被评为爱荷华州“自强不息残障人士的典范”, 州长Robert Ray亲自给他颁奖。1978年,Bill受到当时美国总统卡特的接见。
7岁被认定为没有学习能力的Bill,却在50岁之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。他后来一直愉快地生活在爱荷华,直到1983年去世,享年70岁。在残障人士收容所被隔离了44年后, Bill成为爱荷华市里最受欢迎的人物,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认知,成为残障人士,也是社会的偶像级人物。
而Barry因此也更多地关注残障人士的生活,同时也将Bill的故事写下来,开启了他成为奥斯卡金像奖的编剧历程。
Bill与Barry的故事在1981年首次搬上荧幕,主演Mickey Rooney荣获艾美奖和金球奖。1983年, Bill:On His Own再次出现在荧幕。
Barry因此进入了好莱坞,电影《雨人》就是他的作品,1988年,荣获奥斯卡最佳编剧。
后记——探访狂野Bill咖啡屋
狂野Bill咖啡屋是爱荷华大学前社工学院院长,Thomas Walz教授在爱荷华市推动的两个残障人士就业基地之一。周一下午2-3点的时候,爱荷华大学的留学生小琰走进了Bill咖啡屋。明亮,温暖,带些复古的感觉,典型的美国中西部风格。咖啡屋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旧时代物品和人物故事,在小琰看来,更像一家小小的纪念馆型。
参考文献:
1. Steve Silberman: Neurotribe——The Legacy of Autism and the Future of Neurodiversity. 2015.
2. 演讲实录:Barry Morrow Gives Emmy Award to Univ. of Iowa,,2009.
3. Wild Bill’s Coffeeshop:
4. 纪录片: A Friend Indeed-The Bill Sackter Story, 2011
补遗——电影《雨人》的故事
电影《雨人》的历史:Barry本来是喜欢摄影摄像的人,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前卫的啊。所以,当他的老师Thomas Malz教授从明尼苏达搬到爱荷华大学社工学院做院长时,就将Barry带过去,聘为多媒体专家。由于Barry与Bill之间的友谊感动了很多人,大家都希望Barry能把故事写出来,找投资人拍成电影。Barry 果真就写了,而且真的找到了投资人,1981年,拍了第一部电影《Bill》,主演Mickey Rooney荣获艾美奖和金球奖。 Rooney没有参加金球奖典礼,而是让Bill与Barry夫妻代替他参加。Barry也获得艾美奖的最佳编剧,并由此开始进入好莱坞,并且在关照残障人士的领域小有名气。Kim Peek的爸爸是著名的公益组织,ARC的一个负责人,慕名邀请Barry参加ARC的活动,并将Kim Peek介绍给Barry。Kim Peek是典型的症候学者,据说其天才比电影《雨人》中的数牙签,赌场算牌和计算日历厉害多了。 Kim甚至能够用左右眼分别看书的两页,从而大大提高阅读速度。
Barry以Kim为原型,结合自己的经历,写了《雨人》的最初版本。一开始找投资人并不顺利,直到剧本传到好莱坞当红影星达斯汀·霍夫曼手里。他受感染,马上组织团队研究,决定将《雨人》改造成自闭症人士的故事。达斯汀·霍夫曼找到一些著名的自闭症圈内人士,特别是Ruth Sullivan和她儿子Joe Sullivan,并且跟在Joe后面体会自闭症人士的生活——达斯汀·霍夫曼在接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时,特别感谢了Joe和Ruth。
0
推荐